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 前言
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根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甘肃省经济社会和石油化工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实施成效,特制定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方案。
方案分为“前言”、“学校办学基础”、“学校发展目标”、“建设任务与举措”、“建设进度”、“资金预算”、“保障措施”七大部分。围绕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石油化工产业布局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模式创新,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产教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找准改革发展新定位,探索类型教育发展新模式,以学校“一基地、一平台、两中心”布局的现代职教体系和培训体系为基础,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双师队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形成高水平学校治理模式,努力把学校建成“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根据国家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要求和相关遴选规定要求,学校确定“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预算总经费31542.00万元,并确定项目建设进度和具体验收指标。同时,制定科学的保障措施,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甘肃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6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院校;2017年被确定为甘肃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再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现设石油化学工程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和石油化工技术等6个研究所(室)、15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招生专业53个,其中国家示范专业4个、甘肃省示范(特色)专业13个。建有60个校内实训基地、170个实验实训室,在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知名企业建有154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生均实训实验仪器设备值1.8万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名,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学员6000余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10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58名,其中:教授83名,副教授211名,博士、硕士360名,“双师型”教师364名,兼职教师208名,省级教学团队11个,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0%以上。学校教师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铁人文学奖、敦煌文艺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十多年超过96%,获“全国就业星级示范校”。2016、2017年连续两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7年获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2019年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学校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基地、甘肃省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示范校。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遵循规律,追求特色,产教结合,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坚持“根植石化行业,传承铁人文化,人才培养延伸,培训服务前移”的办学特色;形成了“高、严、细、实”的治校理念和“德、能、勤、技”的人才理念;凝练了“锲镂金石 修身诚化”的校训。
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思路,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以服务行业发展为特色,以服务学生全面成长为核心,以市场需求和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特色引领、内涵发展”之路,初步建立了国内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化工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培训基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具有特色的中小型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和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形成了“一基地、一平台、两中心”布局的现代职教体系和培训体系,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树立了标杆,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项目的全面实施,学校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办学定位更加准确,行业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改革硕果累累,社会服务能力逐渐增强,培养培训体系渐趋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已具备建设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良好条件。
1、思想政治教育筑魂,助推学生精神成人
学校率先在甘肃省高职院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融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历史发展教育、学校文化教育于一体的“课堂思政三分钟”育人工程,“123百千万”素质提升工程,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学校充分发挥“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功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新时代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养成及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第二课堂以及优秀文化进校园,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校友进校园,产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载体,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充分体现教育文化、产业文化、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积淀,凸显高职文化
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抢抓石化产业园区快速发展机遇,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形成了“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顶岗实习式学徒制”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拔尖学生培养,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形成了院、校、省、国家四级竞赛体系,每年教师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参与率达95%以上、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每年10000人次。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8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3项,挑战杯5项,)省级特等奖、一等奖125项,列全省高职高专之首。
招生就业良性循环,“入口旺,出口畅”。省内高考录取线连续多年高出高职最低录取线150分以上,自主招生报考人数始终保持在招生计划数的3倍左右,招生计划完成率100%,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多年超过96%,位列甘肃省高校第一名。2018年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化工500强企业录用我校毕业生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3.22%、30.53%、35.48%。毕业生就业呈现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稳定率高、就业满意度高、薪资水平高的“六高”态势。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十项指标我校九项进入全国前三,毕业生母校满意度和雇主满意度分别达93.08%和95.86%。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张恒珍,“堵漏大王”赵柱,“钾盐专家”李浩放,“用数据说话”的丁玫等一大批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工匠人才。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学校被誉为“石油化工行业职业教育的‘工匠摇篮’”。
3、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彰显学校品牌特色
学校紧紧围绕石油化工产业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的“契合度”。专业设置“接地气”,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形成了产业全链条人才供给体系,“哪里有石化企业,哪里就有兰州石化学院人”。学校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思路,注重专业建设的“油味”,“做优、做强、做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石油炼制技术专业4个国家示范专业和应用化工技术等13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依托特色骨干专业衍生拓展,建成了石油化工、应用化工、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新商科等九大优势特色专业群,构建起有效支撑国家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局体系,形成了特色专业群、骨干专业共培共育、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格局。
学校努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主持制定“石油炼制技术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煤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备选库,参与建成1项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化学工业出版社合作开发18门富媒体教材。编写完成“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教材31门,形成了一批在全国石油化工类高职教育领域使用广泛、影响力大的高职教材。积极引领全国石油化工专业建设,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认定我校化工类专业数全国第一(19个)、化工类在校生人数全国第一(7000多人)。
4、注重双师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注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双师”素质,构建了“十位一体”师资培养模式。建立了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挂职锻炼等机制,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取证与教师技术职务评聘和业绩考核挂钩。“以赛促教”,打造“三级推进”教师竞赛荣誉体系,通过每年举行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比武和课堂教学比赛,着力提升“双师”素质,建设双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0%以上。
学校现有教授83名,副教授211名,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40余名教师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技能大师、省“五一劳动奖章”、陇原工匠、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等称号;教师获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铁人文学奖、敦煌文艺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近五年我校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师资力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5、产教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优势明显
学校与16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与企业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校企共建12个技术研发机构。针对来自企业一线的工艺改造、技术攻关、技术转化、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难题,开展科研攻关,近五年先后完成了兰州石化公司“苯胺装置尾气治理方案研究”等20余项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合作研发经费300多万元。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奖8项,授权各类专利8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省高校科技进步奖1项、市技术发明奖1项。学校与兰州汇丰石化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兰州石化C9原料加氢催化剂选择与工艺条件优化”、“基于酚类残渣利用的新型超支化高交联功能树脂产业化研究”等4个项目成功进行产业化转化,2018年该转化项目实现产值近2.3亿元。
学校牵头组建了甘肃省石油化工职教集团和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搭建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高职院校首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创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中心”;“学校实·化众创空间”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智能机器人专业化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
6、引进国际管理标准,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自2005年建立并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到2019年已运行14年,体系文件经过五次改版,建立了59个控制程序、158个岗位工作标准、393个工作流程、350个各类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完全融为一体,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建立三级质量保证机制和两级质量年报制度,开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及分析报告制度,委托第三方对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诊断。
2007年学校颁布实施《学校章程》,构建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建立利益相关方多元共同参与的咨询型理事会制度,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修订校级学术委员会章程,人员重组、职能重构,指导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构建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以业绩为导向,实施过程、目标考核,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分类考核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院校治理模式。
学校加快推进智能化校园建设,使信息技术、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学校管理方式变革,提升管理实效和水平。引入学习通、云班课等移动学习平台,每年有600余名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推送教学资源20余万条;完成15个专业118门课程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基于“蘑菇丁”平台的顶岗实习管理。
7、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石化品牌”
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战略,与“走出去”企业协同合作,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学校选派多名教师到尼日尔、苏丹为“走出去”石化企业开展本地员工技术技能培训;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87名,遴选14名学生到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工业大学留学;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13个,与8家境外学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学校成为新加坡新丝路能源有限公司在索马里兰和尼日利亚炼化项目的战略支撑合作伙伴,实施“2+1”石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培养规模达400人以上。
2017年,我校与文莱技术教育学院、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协议,实施中-文“1+1+1”恒逸石化技术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该项目获“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旗舰项目20强”,培养规模达600人以上。恒逸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的重大项目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11月访问文莱期间重点考察了该项目,项目被誉为中文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写入两国联合声明。中-文“1+1+1”联合培养模式是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走出去”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国职业技能、职业标准以及技能人才“走出去”的典型示范,开创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石化品牌”。
8、培训服务前移,社会服务贡献大
学校坚持“培训服务前移”的思路,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拓展服务面向,积极主动地进入行业企业和区域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充分利用已形成的有特色的技术服务中心和社区学习服务中心,进入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企业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岗位操作人员,把企业新聘用员工的入厂教育、岗前培训等多项培训任务前移至学校。近年来,先后有兰州石化公司、浙江石化、万华石化等近百家企业在学校建立了培训基地。学校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成人与职业培训学院、社区学院、甘肃省工科职业教育开放型实训基地、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甘肃省石油化工、煤化工类科普教育基地等对外服务机构的功能和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开展中高职师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社会再就业人员培训、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18000余人次/年,实现培训收入1000余万元/年。2018年,非学历培训到款额1051.2万元,公益性培训服务90372人∙日。
学校主动服务边疆发展,积极鼓励毕业生到新疆、内蒙、宁夏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就业,为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近五年,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累计输送毕业生6665人,其中,入疆工作5164人,年均超过1000人,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20%。
9、打造“铁人”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德技并修,文化育人,打造以“‘铁人’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用“铁人”精神铸魂育人,让“铁人精神”融入学生学习和活动之中,浸润青年学子的精神世界。培育工匠精神,着力打造“工匠摇篮”,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师徒相授”、“手把手教学”模式,将学生技艺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融入“师道”与“术道”。弘扬诚信文化,坚持诚信教育引导和诚信制度约束两者结合,构建“教育引导、科学测评、规范奖惩”的诚信文化体系,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将“铁人”精神、工匠精神、石化传统、诚信教育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构建了以理想信念、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安全教育等为核心内容的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多种形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培养学生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0、发挥职教优势,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学校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服务精准扶贫战略,以精准招生为关键,以精准培养为基础,以精准资助为支撑,以精准就业为保障,通过办好“拔穷根”的优质教育,全力服务脱贫攻坚。
学校为贫困家庭提供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使贫困学子掌握一技之长,录取学生中,来自甘肃省75个贫困县的生源占90%以上,来自23个深度贫困县的生源占40%,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源占25%。学校通过连续十多年的超过96%的高就业率和77.13%的规模以上企业高质量就业率,全面提升贫困家庭自我脱贫能力,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探索出了精准扶贫的新路子。近五年,仅来自精准帮扶县的240名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带动了240个家庭顺利脱贫,充分发挥就业脱贫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部署,社会各界普遍反映,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指出,“从我国情况看,当前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很大,而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学生数量远低于市场需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发展,进一步对接市场,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更大规模地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既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机遇,也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一是政策利好。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愈来愈重视,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的目标,催人奋进,昭示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已然到来。
二是行业需求。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布局大连长兴岛等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石油化工类职业教育将大有可为。
三是地域优势。甘肃省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石化产业是甘肃省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重要对外合作项目,中亚、西亚、包括俄罗斯等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富集,这既是我国所需、也是我省推进与沿线国家产业合作的基础。目前,在我省境内已建成的跨省油气管道干支线就有17条,过境总里程8300多公里。我省石化产业“走出去”前景广阔,无论境外还是境内,均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服务“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紧贴影响产业发展的“云物移大智”五大要素,对接未来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观念创新、模式创新,围绕《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的“1个加强”“4个打造”“5个提升”改革发展任务,以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发展主线,以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为重要任务,找准改革发展新定位,探索类型教育发展新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打造一流专业(群),坚持建设“双高”师资队伍,坚持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全面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坚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坚持打造创新融合发展平台,坚持“高效和谐”的学校治理体系,坚持通过对接国际标准务实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坚持以文化人,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国家石油与化工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立足甘肃、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着眼未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到2023年,“一基地、一平台、两中心”布局的现代职教体系和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即: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化工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培训基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具有特色的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和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将对国家石油与化工产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顶尖、国际有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群,与“走出去”企业协同合作,输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等中国方案。学校成为与一流行业企业高度协同,拥有一批“双高”师资,一批一流品牌特色专业(群),培养一流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一流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形成一流院校治理水平和大学文化的地方龙头、行业顶尖、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到2035年,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办学机制灵活多元,人才培养聚焦高端,产教融合良性运作,服务能力提质升级,国际影响树立品牌,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路劲、标准和案例,为中国高职教育发展贡献甘肃智慧、甘肃经验,向世界贡献高职教育中国方案。
具体建设任务见附件内容